湘潭大学投毒案罪犯被执行死刑 湘潭投毒案件最新进展

2025年10月31日,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则公告,让悬了一年多的“湘潭大学投毒案”终于有了最终结局——罪犯周立人被验明正身、押赴刑场执行死刑。这个曾经轰动校园的悲剧,从宿舍里的口角之争,到要命的投毒行为,再到两条年轻生活的消逝(被害人张某建殁年25岁,周立人也不过28岁),每一步都像一把锤子,敲在公众心里。
时刻倒回2024年6月,周立人由于和原宿舍同学作息不合,换到了琴湖公寓10栋608室,和法学院硕士张某建、周某仁等人成了室友。原本以为是新的开始,没想到生活里的细碎摩擦慢慢攒成了桶:比如作息时刻不一致、日常小事的争吵,甚至连谁用了公共区域的物品都能闹得红脸。到2024年3月,矛盾彻底爆发——张某建和周某仁由于多次争吵,联合龙某麟给学校申请调走周立人。这个决定像一根导火索,点燃了周立人心里的报复念头。
没人想到,这个看起来文弱的硕士研究生,会用如此极端的方法“反击”。他早在2024年4月就开始谋划:先是上网查投毒案例、秋水仙碱的资料,还化名“张建程”,借口做猕猴桃实验网购了1克秋水仙碱粉末藏在衣柜里。4月3日到6日那几天,他趁着宿舍没人,把超过致死量的秋水仙碱倒进了周某仁桌上的罐装麦片里——他了解,张某建和周某仁常分食这罐麦片。
4月7日早上,张某建用自己的绿色磨砂杯冲了麦片,喝下去没多长时间就开始头晕、呕吐。同学送他去医院时,他还以为是吃坏了物品,没想到病情越拖越重:8日住院,9日进ICU,10日转去长沙湘雅医院,最终在13日由于多器官衰竭去世。而周立人呢?从张某建中毒到去世的那几天,学校老师、警察、父母反复问他,他都咬死说“不了解”,直到4月17日被警方抓获。
法庭上的周立人曾哭着说“我后悔了”,但悔意换不回张某建的生活。2025年4月,湘潭中院一审以故意罪判他死刑;8月,湖南高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;9月,顶尖法核准了死刑判决。直到执行前,周立人的父母还在哭着求受害者家属原谅,但一切都晚了——张某建的父母失去了独子,周立人的家庭也毁于一旦。
这起案件爆料后,网上的讨论从来没断过:有人说“宿舍矛盾而已,至于下死手吗?”,有人惋惜“两个年轻人的人生都毁在冲动里”,也有人反思“学校有没有及时介入矛盾?如果早一点调解,会不会避免悲剧?”。但更多人盯着壹个核心难题:极端报复从来不是化解矛盾的办法,法律也从不会忍让这种剥夺他人生活的行为。
其实,类似的宿舍矛盾在大学里并不少见:作息不同、性格不合、生活习性差异,这些小事攒多了很容易变成“刺”。但周立人的选择,不是“化解难题”,而是“摧毁对方”——他用秋水仙碱把宿舍变成了“战场”,也把自己推上了死刑台。
死刑执行的枪声响起,悲剧终于画了句号,但留下的警示却远没结束。它提醒大家:不管是学生还是成年人,面对矛盾时,多一点沟通、少一点极端;多一点理智、少一点冲动——毕竟,生活只有一次,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,都容不得半点“尝试看”的侥幸。
就像键盘侠说的:“如果当时有人拉他们坐下来好好谈谈,如果周立人能找到壹个宣泄心情的出口,如果张某建他们能换种方法处理矛盾……”但没有只有结局。这起案件,终究成了一场“本可以避免”的遗憾,也成了法治社会里最沉重的一堂课。
